一、滤芯类型 液体过滤用滤芯的种类繁多,基本上可以分为表面过滤型滤芯与深层过滤型滤芯两种。 1、表面过滤型滤芯 表面过滤型滤芯是在滤芯的表面进行污染物捕捉,一旦滤芯表面被污染物堵塞就不能继续使用,所以表面过滤型滤芯的使用寿命短。虽然表面过滤型滤芯往往被认为能用液体和压缩空气混合在一起进行反冲洗后重新使用,但这种方法并不能将滤芯冲洗干净。因为反冲洗时,冲洗液总是先从滤芯阻力小的地方通过,当滤芯上某局部被冲洗液冲净畅通后,滤芯上这一局部通道就成为滤芯阻力***小的通道,接着全部冲洗液就会从这些通道流过,其他部分反而会堵得更密实,孔隙变得更小。若要将滤芯完全冲洗干净,***好的办法是采用超声波清洗,采用纯净水作为清洗液,但超声波清洗费用较高;也可以采用化学溶解法,例如污染物属于酸溶性时,用稀酸清洗,但这种方法可能引起滤芯孔径的腐蚀与扩大,所以采用此方法清洗后的滤芯,需用纯净水冲洗干净,并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电镀液过滤用滤芯中,较早期的烧结型聚氯乙烯过滤棒,目前使用的聚丙烯熔喷滤芯、聚丙烯 PP滤纸、纯木浆滤纸等,都是表面过滤型滤芯。 2、深层过滤芯 滤芯的清洗非常麻烦,而提高滤芯纳污量,延长使用时间可减少清洗滤芯的频率,深层过滤型滤芯就能做到这一点。深层过滤型滤芯使用过程中,污染物在滤芯内部按颗粒大小分层截住,所以滤芯的滤渣负荷能力高,使用寿命长,能较长久地维持滤芯的标称过滤精度。用来制作滤芯结构的材料很多,所以这种滤芯几乎可以适用于各种性质的液体和气体的过滤。电镀液过滤使用的主要是全聚丙烯制成的线绕滤芯常被称为棉芯。其优点为:较小的压差即可获得较大的流量、过滤精度高、使用寿命长、在过滤过程中能较长久地保持滤芯精度等。 二、线绕滤芯结构特点 制作线绕滤芯时,将带绒毛的特制粗纱交叉卷绕在多孔骨架上,逐层卷绕到所需要的规定直径。粗纱在骨架上不断交叉卷绕,形成含有上千个菱形孔的过滤层。滤芯上靠近骨架处过滤层上的菱形孔小,越往外,菱形孔越大,***外层的菱形孔***大,菱形孔内外贯通就形成通道。为了增加液体在滤芯内的流程,菱形孔通道呈弯曲散射状,但各层菱形孔依然相通,弯曲使菱形孔通道延长,相当于增加了滤芯过滤层的厚度,提高了过滤效果,这就是滤芯深层过滤之所在,纱线以一定的参数缠绕, 滤芯内部形成由表到里、由大变小的菱形弯曲过滤通道)。滤芯***内层菱形孔的大小是决定滤芯精度的关键,菱形孔越小,制成的滤芯精度越高;菱形孔越大,制成的滤芯精度越低。正规的滤芯生产企业都有特定的滤芯精度与菱形孔数量对照表,不同的通道数代表不同的滤芯精度。通常情况下,8 通道精度为 100μm,15 通道精度为20μm,19 通道精度为10μm。三、线绕滤芯过滤特点 线绕滤芯的另一个特性就是能通过较大的流量。每一种过滤精度的线绕滤芯都有固定的通道数目 D,过滤精度确定后,通道数 L 根据滤芯长度不同相应增减。 通道总数的公式为:通道总数 = D×L×2。 以长为250 mm的滤芯为例, 其过滤精度为20 μm,其直径上的通道数目为15 个,而沿滤芯长度纵向的通道数目为 51 个,则该滤芯共有通道数为15×51×2 = 1530,即该滤芯上共有1530 个独立通道。假如过滤流速为0.5m³/h(以清水为例),即8.3 L/min,液体被分散流入1530个独立通道进行过滤, 每个通道内的流量实际上已下降为 5.4 mL/min。 若过滤精度为 3 μm,其通道数目为 27 个,通道数目为 91 个, 则该滤芯上共有通道数为 27 × 91 × 2 = 4 914(个)。因此对于 3 μm 精度的滤芯而言,虽然过滤介质(即纤维绒毛)变得更密实了,但过滤通道增至4914 个,通道内的流量仅为 1.7 mL/min,此时的流量可以称为“虹吸流量”。 由此可见,线绕滤芯过滤时能以大流量通过滤芯,却以分散流量的结构方式,使滤芯在较小压差下仍能保持其***的过滤性能,这种结构形式的滤芯还有利于滤除液体中的胶状或凝胶性物质。线绕滤芯能以较大的滤孔过滤掉比孔径细小得多的颗粒,因此常被称作精密过滤元件。 四、线绕滤芯的选用 由于竞争激烈,大多数滤芯厂家争相压缩成本,其主要方法和不良影响有: 1、简化绕线方式。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却造成滤芯过滤通道大量堵塞,即形成盲孔(简化绕线方式会使表层菱形孔被下层纱线拦截,形成盲孔),使线绕滤芯退化成表面过滤型滤芯。 2、改变内、外径标准,减少滤芯厚度。虽然这样可以节省纱线原料,但会导致过滤层变薄,过滤通道缩短,使过滤效果变差,稳定性降低。 3、使用劣等原料。虽然这样可以降低成本,但会造成滤芯出现腐蚀。因此,在选择滤芯供应厂商时,应考察其是否有完备的滤芯质量管理机制,是否有能力确保滤芯质量。选用线绕滤芯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A、观看滤芯滤孔是否贯通,滤孔大量堵塞而成盲孔的滤芯已失去绕线滤芯的效果。 B、检查滤芯内、外径,看过滤层次是否已被缩减。 C、使用一段时间后观察滤芯的纱线、骨架是否有腐蚀情况。腐蚀不但会弱化过滤效果,而且会造成电镀溶液的污染。 五、线绕滤芯的应用领域 由于线绕滤芯具有流量大、低压差、以及适用于低粘度介质、抗腐蚀性强等特点,所以经常被用作大流量纯水系统的前置过滤、电厂钢厂的水污水、循环水的处理,食品行业例如如食用油、蔬菜油的过滤,糖浆、巧克力等各式浆液的过滤处理,另外在化学工业制剂的处理方面,例如电镀液药液的过滤,油漆、油料、涂料的过滤,机械用油、切削油、重油、燃油的过滤,高粘度树脂、油脂的过滤,制药的过滤之中也有着高效的应用。 由于线绕滤芯的结构是以防止纤维方式缠绕在骨架上的,所以它具有相较于一般过滤器滤芯更高的过滤压力承受能力,同时不损失压力,有着较长的使用寿命,聚丙烯纤维的无毒无害,以及热熔非胶粘的加工工艺,使得这种滤芯非常适用于食品饮料工业。 矿泉水,糖浆,酒类,食用油,饮料用水,可乐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往往需要用到线绕滤芯来,纯水,有机溶剂,印制线路板,电镀等行业以及医药卫生领域都对线绕滤芯有着很高的依赖性。 线绕滤芯能有效除去液体中悬浮物,微粒等。流量大,压力损失小。滤渣负荷高,使用寿命长。可以承受较高的过滤压力。根据被过滤液体的性质,滤芯有多种不同的材质可供选择,使滤芯与滤液有良好的相容性。 六、线绕滤芯的过滤原理 线绕滤芯过滤除了靠滤芯粗纱交叉重叠而成的孔径栅格拦截作用外,还包括通道壁上纤维的挂钩作用和颗粒在通道内的沉积作用。 1、滤芯通道壁上纤维的挂钩作用 液体是从滤芯外层流经一条窄长而弯曲的通道进入内层的,在滤芯通道壁上布满卷曲的纤维绒毛,能将液体中的颗粒钩住并使其滞留在通道内。 2、颗粒在滤芯通道内的沉积作用 滤芯的通道是窄长而弯曲的,液体以一定的流速通过时会反复撞击通道壁,液体中的颗粒就逐渐沉积在通道内,有如河水流经河道的弯曲处时污泥沉积下来一样。 3、过滤原理 待过滤液体由滤器进口压入,经滤芯自外向里透过滤层而被过滤成清澄液体,然后经出口排出。杂质被截留在滤芯的深层及表面,从而液体被达到过滤的目的。 液体先由进口管进入过滤器壳体的下部,然后从外向内流过滤芯,这时较粗的颗粒便会立即沉淀下来,由排污阀放出,较小的颗粒被滤芯拦截。***后洁净的液体经滤芯托盘汇集后,由出口管流出。待过滤液体液流入线绕滤芯,然后分流于滤芯内部,经过过滤、破乳、水分子长大、聚结的过程,过滤后液体从出口流出,杂质截留在滤芯内,聚结的水珠沉降于沉淀槽中,通过放污阀排出。 4、线绕滤芯保养 A、在使用除尘滤芯(pp滤芯,线绕滤芯)时要防止颗粒物质进行滤芯内部,堵塞或者卡住系统内部。 B、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要对滤芯进行维护和保养。 C、还要定期对其进行清洗。滤芯经过长时间使用后,系统中会沉积大量杂质或其他污染物,需要进行清洗以发挥出滤芯的***大作用。 D、要保证滤纸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不能出现干燥情况,从而延长其使用时间以及保证过滤精度。 E、通过纤维式过滤法,粉尘非常容易进入除尘滤芯中的储尘器中,再经过反吹剥落滤筒上的粘性物质,不会影响滤筒过滤效果,也能更好保护环境,***大程度上延长其使用时间。[更多]
一、反渗透纯净水设备介绍反渗透设备应用膜分离技术,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带电离子、无机物、胶体微粒、细菌及有机物质等,是高纯水制备、苦咸水脱盐和废水处理工艺中的***佳设备。1、设备系统构成反渗透纯净水处理系统一般包括预处理系统、反渗透装置、后处理系统、清洗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等。 预处理系统一般包括原水泵、加药装置、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等。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原水的污染指数和余氯等其他杂质,达到反渗透的进水要求。 反渗透装置主要包括多级高压泵、反渗透膜元件、膜壳(压力容器)、支架等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杂质,使出水满足使用要求。后处理系统是在反渗透不能满足出水要求的情况下增加的配置。主要包括阴床、阳床、混床、杀菌、超滤等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设备。清洗系统主要有清洗水箱、清洗水泵、精密过滤器组成。当反渗透系统受到污染出水指标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对反渗透进行清洗使之恢复功效。电气控制系统是用来控制整个反渗透系统正常运行的。包括仪表盘、控制盘、各种电器保护、电气控制柜等。2、设计特点(1)通过增大对水的压力达到对水的深层过滤。反渗透纯净水设备除了包括一般的过滤器之外,还具有精细过滤器、颗粒活性炭过滤器和压缩活性炭过滤器。精细过滤器具有比一般过滤器更精细的过滤功能,能更好地过滤水中的杂质。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活性炭具有良好地对异味、杂质的吸附过滤功能,反渗透式纯净水设备运用双重活性炭过滤器实现了对原水的深层过滤加工,提高了设备的过滤效率。同时,通过增加水的压力来增强过滤能力也是一种创新。(2)反渗透纯净水设备的核心是反渗透膜的应用。反渗透膜是一种孔径极小的过滤膜,利用这种膜可以实现对原水的超精细过滤,同时可以把水分成较高浓度和低浓度。较高浓度的水可以被循环再利用,低浓度水就是纯净水,可以供人使用。3、主要工艺流程(1)原水罐储存原水,用于沉淀水中的大泥沙颗粒及其它可沉淀物质。同时缓冲原水管中水压不稳定对水处理系统造成的冲击。(如水压过低或过高引起的压力传感的反应)。(2)原水泵恒定系统供水压力,稳定供水量。(3)多介质过滤器采用多次过滤层的过滤器,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含有的泥沙、铁锈、胶体物质、悬浮物等颗粒在20um以上的物质,可选用手动阀门控制或者全自动控制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操作。保证设备的产水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4)活性炭过滤器系统采用果壳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不但可吸附电解质离子,还可进行离子交换吸附。经活性炭吸附还可使高锰酸钾耗氧量(COD)由15mg/L(O2)降至2~7mg/L(O2),此外,由于吸附作用使表面被吸附复制的浓度增加,因而还起到催化作用、去除水中的色素、异味、大量生化有机物、降低水的余氯值及农药污染物和除去水中的三卤化物(THM)以及其它的污染物。同时,设备具有自我维护系统,运行费用很低。(5)离子软化系统R/O装置为了溶解固体形物的浓缩排放和淡水的利用,为防止浓水端特别是RO装置***后一根膜组件浓水侧出现的浓度大于其平衡溶解度常数而结晶析出,损坏膜原件的应有特性,在进入反渗透膜组件之前,应使用离子软化装置或投放适量的阻垢剂阻止碳酸盐,SiO2,硫酸盐的晶体析出。(6)精密过滤器采用精密过滤器对进水中残留的悬浮物、非曲直粒物及胶体等物质去除,使RO系统等后续设备运行更安全、更可靠。滤芯为5um熔喷滤芯、目的防止上级过滤单元,漏掉的大于5um的杂质除去。防止进入反渗透装置损坏膜的表面,从而损坏膜的脱盐性能。(7)反渗透系统反渗透装置是用足够的压力使溶液中的溶剂(一般是水)通过反渗透膜(或称半透膜)而分离出来,因为这个过程和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因此称为反渗透。反渗透法能适应各类含盐量的原水,尤其是在高含盐量的水处理工程中,能获得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反渗透法的脱盐率提高,回收率高,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小,操作简便,反渗透设备在除盐的同时,也将大部分细菌、胶体及大分子量的有机物去除。二、反渗透纯净水设备维护保养技巧1、严格控制进水水质,保证装置在符合进水指标要求的水质条件下进行。进水水质不符合要求,极容易造成反渗透膜的污堵,使得耗材很快失效,严重影响出水水质。2、反渗透的总进水量由RO进水调节阀来控制,如果反渗透进水量没有变化,不要调整RO进水调节阀,严禁全开或全闭。RO排水调节阀用来调整系统回收率,如回收率没有变化,也不要乱动浓排调节阀,绝对禁止全开或全闭。3、装置不能长时间停运,每天至少运行2小时,如准备停机72小时以上,应用化学清洗装置向组件内充装1%严硫酸氢纳和18%甘油实施保护。4、反渗透装置每次停机后启动都应让装置在进水压力小0.4Mpa条件下冲洗10分钟。5、操作压力控制,应在满足产水量与水质的前提下,取尽量低的压力值,这样有利于降低膜的水通量衰减,减少膜的更换率。6、操作工应在每小时对运行参数进行记录,检测纯水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出水水质。主要记录内容如下:(1)进水:PH值,电导率,压力,SDI,水温。(2)产水:电导率,流量,PH值;(3)浓水:流量,压力以及各段进水压力。7、当反渗透装置发生高低压报警时,先检查保安过滤器至高压泵之间的手动阀开度是否太小,然后检查RO进水调节阀及浓排阀是否正常,再按高低压报警复位按钮,重新启动纯净水生产设备。8、进水温度控制,应根据实际用水量,取临界压力(进水压力低于该值脱盐率产生明显下降的压力值)不能满足产水与水质要求的***低温度作为该时间段内的进水温度,这样可以降低膜水量的衰减。[更多]
精密仪器前置滤芯产品特性选用进口滤材,保证过滤精度;过滤效率高,性能稳定。技术规格滤芯尺寸:φ36×64mm φ36×178mm φ52×158mm φ62×223mm φ70×423mm φ115×470mm按客户要求定制部件材质1.滤材:玻纤烧结、不锈钢纤维烧结毡2.端盖材质:不锈钢316、3043.骨架材质:不锈钢316、3044.过滤精度: 1μm、3μm、5μm、10μm、20μm应用领域1. 合成气压缩机干气密封隔离器;2. 冷剂压缩机干气密封一级过滤器;3. 氨压缩机过滤器;4. 高、低压缸隔离气;5. 高、低压缸主密封气;6. 干气密封二级密封。 [更多]
一、技术参数: 产品名称:泵、阀前置过滤器滤芯 产品规格:φ475*φ375*600mm 设计压力:6.5Mpa 过滤精度: 5-100μm二、设计原理 1.材料选择 由于本方案为泵、阀前置过滤器滤芯,滤芯金属件选用SUS304、SS316L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可用于多种苛刻的物料环境,不锈钢网烧结后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可获得精确的过滤精度及较长的使用寿命。其过滤精度高,孔隙稳定,不会发生孔径随压力变化而改变的现象;能有效去除悬浮物和微粒等,过滤效率高;强度高、韧性好,适用于高压环境中;便于拆装,反复清洗再生后过滤性能恢复90%以上;适用于多种酸、碱等腐蚀性介质。2. 滤芯外形尺寸3.组成和工作原理 气体通过壳体,经过滤层滤除固体颗粒、杂质、气溶胶和其它脱硫杂质,滤除后干净的气体从内孔 的孔流出进入过滤器出口,以备后续系统使用,杂质通过过滤器排污口定时排除。 [更多]
一、技术参数: 产品名称:调压站、前置模块过滤器滤芯 产品规格:152*1000mm 152*736mm 设计压力:6.5Mpa 过滤精度:1-3μm 二、设计方案 1.材料选择: 因为该滤芯为调压站、前置模块过滤器滤芯,因此金属件选用不锈钢耐腐蚀性能好,滤材选用进口超细特种玻纤,纳污能力大,使用寿命长,与各混合气体相容性好,过滤效率高,对于 1-3μm 杂质的拦截率高于 99.99%,密封材料选用超细纤维压缩毡而成,耐油老化性能好。 2.滤芯外形尺寸3.滤芯组成及工作原理 由内衬骨架、过滤层、密封层组成。 3.2工作原理: 气体通过壳体,经过滤层滤除固体颗粒、杂质、气溶胶和其它脱硫杂质,滤除后干净的液体从内孔的孔流出进入过滤器出口,以备后续系统使用,杂质通过过滤器排污口定时排除。 工作原理图如下: 4.滤芯支撑强度设计计算 根据“输气管道工程过滤分离设备规范”及客户要求,过滤器工作压力 4.6Mpa,滤芯初始压降为 5Kpa,更换滤芯压差为 0.6Mpa。[更多]
椰壳活性炭是具有发达孔隙结构、有很大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的炭。每克活性炭的总表面积可达1500平方米以上。活性炭的种类很多,按原料不同可分为植物原料炭、煤质炭、石油质炭、骨炭、血炭等等;按制造方法可分为气体活化法炭、即物理活化法炭;化学活化法炭,即化学药品活化法炭;化学——物理法活性炭;按外观形状可分为粉状活性炭、不定型颗粒活性炭、定型颗粒活性炭、球形炭、纤维状炭、织物状炭等。 椰壳活性炭按用途可分为气相吸附炭、液相吸附炭、糖用炭、工业炭、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炭等。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催化性能,它不溶于水和其他溶剂,具有物理和化学上的稳定性。除了高温下同氧接触、同臭氧、氯、重铬酸盐等强氧化剂反应外,在实际使用条件下都极为稳定。由于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的优异特性,所以活性炭的用途非常广泛。 椰壳活性炭的作用有哪些1、气相吸附中常使用椰壳颗粒活性炭,通常是让气流通过活性炭层进行吸附。根据吸附装置中活性炭层所处状态的不同,吸附层有固定层、移动层和流动层几种。但是,在电冰箱和汽车内的脱臭器之类小型吸附器中,依靠气体的对流和扩散进行吸附。除了颗粒活性炭以外,活性炭纤维和活性炭成型物也正在气相吸附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2、仪器室、空调室、地下室及海底设施中的空气,由于外界污染或者受密闭环境中人群活动的影响,常含有体臭、吸烟臭、烹饪臭、油、有机及无机硫化物、腐蚀性成分等,造成精密仪表腐蚀或影响人体健康。可用活性炭进行净化,除去杂质成分。3、 椰壳活性炭可用于化工厂、皮革厂、造漆厂以及使用各种有机溶剂的工程排出的气体中,含有各种有机溶剂、无机及有机硫化物、烃类、氯气、油、汞及其他对环境有害的成分,可以用活性炭进行吸附以后再排放。原子能设施中排出的气体中,含有放射性的氪、氙、碘等物质,必须用活性炭将它们吸附干净以后再行排放。煤、重油燃烧生成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它们是污染大气、形成酸雨的有害成分,也可以用活性炭将它们吸附除去。4、椰壳活性炭用于精制气体的用例还很多,例如防毒面具、香烟过滤嘴、冰箱除臭器、汽车尾气处理装置等,都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将气体中有毒成分、对人体不利的成分或有臭味的成分除去。5、脱硫醇活性炭:用作炼油厂催化装置汽油脱硫醇(脱臭)催化剂的载体。6、维尼纶触媒活性炭:用于化工行业作为催化剂的载体,如作为醋酸乙烯触媒载体等。7、味精精制活性炭:用于味精生产过程中母液的脱色精制,也可用于精细化工产品的脱色精制。8、香烟过滤嘴专用活性炭:用于卷烟行业香烟过滤嘴中,祛除香烟中的焦油、尼古丁等有毒有害物质。9、柠檬酸专用活性炭:用于柠檬酸、氨基酸、胱氨酸等各种酸的脱色、精制、去味。10、直接饮用水处理专用活性炭:活性炭用于家庭直接饮用水、自来水厂水处理、桶装水生产的深度水净化。椰壳活性炭的使用注意事项1、椰壳活性炭在运输过程中,防止与坚硬物质混状,不可踩、踏,以防炭粒破碎,影响质量。2、储存应储存于多孔型吸附剂,所以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都要绝对防止水浸,因水浸后,大量水充满活性空隙,使其失去作用。3、椰壳活性炭防止焦油类物质在使用过程中,应禁止焦油类物质带入活性炭床,以免堵塞活性炭空隙,使其失去吸附作用。有效去除焦设备净化气体。4、防火活性炭在储存或运输时,防止与火源直接接触,以防着火、活性炭再生时避免进氧并再生彻底,再生后必须用蒸汽冷却降至80℃以下,否则温度高,遇氧,活性炭自燃。[更多]
反渗透系统一旦运行,应尽量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每一次系统的启动和停止都涉及流量与压力的变化,对膜元件产生机械应力。因此,必要时尽量降低系统的启动停止频率,正常的启动和停止也应该平稳进行。那么当反渗透水处理设备需要正常停止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该如何保养维护呢?停运时间长短不同,维护保养得措施也不一样。 一、系统正常停机步骤 打开产水排放阀,打开高压泵旁通控制阀,降低系统的进水流量,同时缓慢打开浓水控制阀,降低压力至30〜40psi左右,关闭相应的加药装置,维持此低压冲洗直到浓水电导与进水电导一致,低压冲洗5〜10min后,系统停机。二、停运0-2天 短期停运可按照正常停机程序进行,但必须进行低压冲洗,并且为了防止细菌滋生,需要每隔24小时冲洗一次。三、停运2-25天 1. 停机后保证压力容器内充满R0生产的纯水,并关闭所有的进水、浓水阀门和产水阀门,防止膜元件干燥和微生物的滋生; 2. 当温度大于20℃时,每12小时便需要重复冲洗一次;当温度小于20℃时,每24小时重复冲洗一次; 3. 对于地表水或存在高微生物污染的水源,须用R0产水配制的含有1.0%亚硫酸氢钠的溶液冲洗反渗透系统,如果同时用这种溶液浸泡膜元件,效果更好,重复冲洗周期也将相应延长; 4. 系统停机期间,温度保持在5℃〜45℃之间,低温有利于膜元件的保存,但同时应防止系统结冰冻结。四、长期停运25天以上 1. 参照正常停机程序进行,并用产品水低压冲洗系统,同时进行一次化学清洗及杀菌处理,清洗完后用R0产水低压冲洗系统,直到浓水电导与进水电导一致; 2. 用反渗透产纯水配制含有1.0%的亚硫酸氢钠保护液,依靠化学清洗系统循环冲洗膜元件,排除压力容器中的空气,将膜元件完全浸泡在保护液中,防止膜元件干燥,关闭所有的进水阀门、浓水阀门和产水阀门,防止空气进入使保护液失效; 3. 每周检査保护液的pH值,当pH小于3时,需及时更换保护液; 4. 系统停机期间,温度保持在5°C〜45°C之间,低温有利于膜元件的保存,但同时应防止系统结冰冻结。[更多]
反渗透设备管路材质选择,要考虑内部和外部的问题,内部就是水质对管路的腐蚀,外部就是运行环境。反渗透设备运行环境决定管路外部腐蚀情况,如果运行环境较好,一般采用表面涂层(如上油漆或者镀锌等)即可。水质对管路的腐蚀要考虑余氯、化学品、PH值、温度等。不锈钢管路 不锈钢的基本优点是对一般腐蚀都有很好的耐性,不锈钢很少产生电流腐蚀和应力腐蚀破坏,但不锈钢却容易发生点蚀和缝隙腐蚀,点蚀代表金属受到局部侵蚀,在其表面上造成凹陷孔洞,如果氧化铬钝化层被破坏,氯离子就会攻击裸露的金属形成点蚀。缝隙腐蚀与小孔、垫片表面、沉积物周围以及螺丝下的裂缝等处的一小撮静止水所导致的点蚀有关。为避免发生膜系统高压管路的点蚀及缝隙腐蚀,建议如下:一般水源,可以选用304不锈钢;1、原水含盐量在2-5000PPM时,建议选用含碳量小于0.08%的316不锈钢;2、原水含盐量在5-7000PPM时,建议选用含碳量小于0.03%的316L不锈钢;3、原水含盐量在7-30000PPM时,建议选用含钼量为4%-5%的904L不锈钢。 316不锈钢是继304之后,第二个得到广泛应用的钢种,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和外科手术器材,添加钼元素使其获得一种抗腐蚀的特殊结构。由于较之304其具有更好的抗氯化物腐蚀能力因而也作“船用钢”来使用。SS316则通常用于核燃料回收装置。UPVC管路UPVC管特性如下:1、耐腐蚀性强:与一般铸铁管、镀锌管相比,PVC管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能,能耐强酸、强碱,不会生锈结垢。使用时不必担心“出红水”现象。2、流体阻力小:PVC管内壁十分光滑。其表面粗糙系数仅为0.009,流体阻力很小,不会过份降低水压。3、机械强度高:给水用UPVC管具有良好的耐水压、抗冲击、抗拉伸强度,在室温下可受 110大气压1小时而不致破裂。4、卫生无毒:给水用UPVC管采用独特的绿色环保无铅配方体系代替传统的复合铅盐配方体系,因而不会破坏水质、影响人体健康。5、质地轻、安装施工方便:PVC管的密度为一般铸铁的五分之一,搬送装卸方便。且采用专用粘贴剂粘贴或弹性密封件套接,安装施工简单快捷。6、给水管的适温性能:给水用UPVC管使用温度范围,以室温为佳。温度偏低,脆性增加,不利安装施工;温度偏高,抗拉强度下降,耐水压性能降低。7、水密性好:胶粘剂粘接后15分钟,粘接强度即可达到12.5/C 以上,经多年使用亦不会有明显下降,而弹性密封件套接处之密封圈,亦与PVC管有相当使用年限,绝无老化漏水之虑。[更多]
水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随着人类生活不断提高水体富营养化氨氮、磷等营养盐问题和国家环保局对污水排放标准一步步提高,沿用了许多年传统的“一级处理”及“二级处理”水处理工艺技术和设备,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高浊度和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要求,而且处理工艺流程长,系统庞大,而且还散发大量臭气。运营者要想达到***新排放标准,需要从新再投入高额的资金扩建原有污水处理系统,加大占地面积使用和高额的污水处理设备及高额后期维护费用,然而,传统的污水深度处理再生回用技术系统(如活性炭过滤、微孔过滤、渗透膜净化等技术系统)投资高、后期维护运行费用高,太多的运营者难以承受。简单讲,“水处理”就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对生产、生活不需要的有害物质的过程。是为了适用于特定的用途而对水进行的沉降、过滤、混凝、絮凝,以及缓蚀、阻垢等水质调理的过程。由于社会生产、生活与水密切相关。因此,水处理领域涉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应用。水处理包括:污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两种,有些地方还把污水处理再分为两种,即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两种。经常用到的水处理药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酰胺,活性炭及各种滤料等。水处理的效果可以通过水质标准衡量。为达到成品水(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或可排放废水)的水质要求而对原料水(原水)的加工过程。加工原水为生活或工业的用水时,称为给水处理;加工废水时,则称废水处理。废水处理的目的是为废水的排放(排入水体或土地)或再次使用(见废水处置、废水再用)。在循环用水系统以及水的再生处理中,原水是废水,成品水是用水,加工过程兼具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的性质。水处理还包括对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和污泥的处理及***终处置(见污泥处理和处置),有时还有废气的处理和排放问题。水的处理方法可以概括为三种方式:①***常用的是通过去除原水中部分或全部杂质来获得所需要的水质;②通过在原水中添加新的成分,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后来获得所需要的水质;③对原水的加工不涉及去除杂质或添加新成分的问题。水中杂质和处理方法 水中杂质包括挟带的粗大物质、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粗大的物质如河中漂浮的水草、垃圾、大型水生物、废水中的砂砾以及大块污物等。给水工程中,粗大杂质由取水构筑物的设施去除,不列入水处理的范围。废水处理中,去除粗大的杂质一般属于水的预处理部分。悬浮物和胶体包括泥沙、藻类、细菌、病毒以及水中原有的和在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不溶解物质等。溶解物有无机盐类、有机化合物和气体。去除水中杂质的处理方法很多,主要方法的适用范围可以大致按杂质的粒度来划分。由于原水所含的杂质和成品水可允许的杂质在种类和浓度上差别很大,水处理过程差别也很大。就生活用水(或城镇公共给水)而论,取自高质量水源(井水或防护良好的给水专用水库)的原水,只需消毒即为成品水;取自一般河流或湖泊的原水,先要去除泥沙等致浊杂质,然后消毒;污染较严重的原水,还需去除有机物等污染物;含有铁、锰的原水(例如某些井水),需要去除铁、锰。生活用水可以满足一般工业用水的水质要求,但工业用水有时需要进一步的加工,如进行软化、除盐等。当废水的排放或再用的水质要求较低时,只需用筛除和沉淀等方法去除粗大杂质和悬浮物(常称一级处理);当要求去除有机物时,一般在一级处理后采用生物处理法(常称二级处理)和消毒;对经过生物处理后的废水,所进行的处理过程统称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如当废水排入的水体需要防止富营养化所进行的去除氮、磷过程即属于三级处理(见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法)。当废水作为水源时,成品水水质要求以及相应的加工流程随其用途而定。理论上,现代的水处理技术,可以从任何劣质水制取任何高质量的成品水。采用合理的水处理工艺,配合水的深度处理,处理水可达到GB5084-1992、CECS61-94中水回收用水标准等,可以长时间循环使用,节约大量水资源。水处理(water treatment )对水源水或不符合用水水质要求的水,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善水质的过程。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有生物化学法,如活化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生物结层法(Fixed Biofilm Processes),混合生物法(Combined Biological Processes)等;物理化学法,如粒质过滤法(Granular Media Filtration),活化炭吸附法(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化学沉淀法(Chemical Precipitation),膜滤/析法(Membrane Processes)等;自然处理法,如稳定塘法(Stabilization Ponds),氧化沟法 (Aerated or Facultative Lagoons),人工湿地法(Constructed Wetlands),化学色可赛思树脂处理法,纳滤膜分离原理。纳滤膜又称为超低压反渗透膜,日本学者大谷敏郎曾对纳滤膜的分离原理进行了具体的定义:操作压力≤1.50mPa,截留分子量200~1000,NaCl的截留率≤90%的膜可以认为是纳滤膜。纳滤膜分离技术已经从反渗透技术中分离出来,成为介于超滤和反渗透技术之间的独立的分离技术,己经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超纯水制造、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成为水处理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纳滤技术原理溶解、扩散原理:渗透物溶解在膜中,并沿着它的推动力梯度扩散传递,在纳滤膜的表面形成物相之间的化学平衡,传递的形式是:能量=浓度o淌度o推动力,使得一种物质通过膜的时候必须克服渗透压力。电效应:纳滤膜与电解质离子间形成静电作用,电解质盐离子的电荷强度不同,造成膜对离子的截留率有差异,在含有不同价态离子的多元体系中,由于道南(DONNAN)效应,使得膜对不同离子的选择性不一样,不同的离子通过膜的比例也不相同。纳滤过程之所以具有离子选择性,是由于在纳滤膜上或者膜中有负的带电基团,它们通过静电互相作用,阻碍多价离子的渗透。纳滤膜可能的荷电密度为0.5~2meq/g。纳滤膜的分离原理纳滤膜介于RO与UF膜之间,对NaCL的脱除率在90%以下,反渗透膜几乎对所有的溶质都有很高的脱除率,但纳滤膜只对特定的溶质具有高脱除率;纳滤膜主要去除直径为1个纳米(nm)左右的溶质粒子,截留分子量为100~1000,在饮用水领域主要用于脱除三卤甲烷中间体、异味、色度、农药、合成洗涤剂,可溶性有机物,Ca、Mg等硬度成分及蒸发残留物质。处理工艺污水处理一般来说包含以下三级处理:一级处理是它通过机械处理,如格栅、沉淀或气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块、砂石和脂肪、铁离子、锰离子、油脂等。二级处理是生物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转化为污泥。三级处理是污水的深度处理,它包括营养物的去除和通过加氯、紫外辐射或臭氧技术对污水进行消毒。可能根据处理的目标和水质的不同,有的污水处理过程并不是包含上述所有过程。纯净水处理工艺,视原水水质而定。如果原水是市政自来水,一般的流程是:砂滤--活性炭过滤器--软化(可有可无)--保安过滤器--反渗透--紫外消毒--产水。如果是一般的地表水,在进入上述流程之前要杀菌并添加絮凝剂。如果是井水,在砂滤后要加除铁锰过滤器。<p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ne-height: 22px; letter-spacing: 2px; clear: both; font-size[更多]
1、前言目前一个完整的除盐水制备工艺系统包括原水的预处理、反渗透装置的预脱盐、离子交换或EDI的二级除盐三部分组成。其中反渗透系统对原水的预处理有它特定的要求,水源大致分为地下水、地表水、市政自来水以及城市中水等,这些水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地理条件,不同的季节气候导致水源的特性及其所含的杂质也有所不同,因此相对的工艺也会有不同;其中对于市政自来水,由于水质纯净可不设澄清池,直接进入机械过滤器后运行,且无需进行杀菌处理;而对于其他水源,由于水中所含的悬浮物、杂质及盐类等成分复杂,针对这些情况及反渗透系统回收率等主要工艺设计参数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预处理工艺系统,减少对反渗透膜的污堵、结垢,防止反渗透膜脱盐率、产水率的降低,尤其是针对目前水源日趋匮乏、水质日趋恶化,选择一个正确的预处理系统,将直接影响整个水处理系统的功能。众所周知,反渗透系统运行不好,多数情况是由于预处理系统功能不完善造成的。为了确保反渗透过程的正常进行,必须对原水进行严格的预处理。 2、预处理工艺简介 目前主流的预处理工艺基本上是由混凝处理设备、机械过滤器以及超滤设备组成。混凝处理设备具体由沉淀池(澄清池)、擦洗滤池等组成;机械过滤器目前主要有活性炭、多介质过滤器等;而超滤则作为***后一对屏障,从而保证预处理的水质满足反渗透设备的运行。 2.1沉淀池(澄清池):这里暂以机械搅拌澄清池为例,该类澄清池是将混合室和反应室合二为一,即原水直接进入***反应室中,在这里由于搅拌机叶轮的搅拌提升,从而使进水、药剂和大量回流泥渣快速接触混合,在***反应室完成机械反应,并与回流泥渣中原有的泥渣再度碰撞吸附,形成较大的絮粒,再被叶轮提升到第二反应室中,再经折流到澄清区进行分离,清水上升由集水槽引出,泥渣在澄清区下部回流到***反应室,由刮泥机刮集到泥渣浓缩室,通过池底排泥阀控制排出,达到原水澄清分离的效果,正常运行保障其出水浊度小于10mg/L。2.2重力式砂滤: 这里暂以重力式空气擦洗滤池为例,该类滤池是将机械搅拌澄清池混凝处理过的澄清水,通过进水管均匀地进入滤池隔水上舱,经过过滤区砂层、水帽至多孔板底的集水室,自上而下进行重力式过滤(石英砂滤层自下而上进行反洗,反洗水源为滤池上部水箱内的清水,同时采用罗茨风机对石英砂滤层进行空气擦洗,将砂滤层截留的悬浮物等杂质进行清洗,从而保证出水水质),滤后的清水经过联通管进入隔水舱上部水箱贮存,待水箱充满后,清水从上部水箱溢流槽溢出,由出水管送入化学水池作为超滤反渗透脱盐用水,同时一部分也可以送入生活消防水池作为生活与消防用水,正常运行保障其出水浊度小于2mg/L。2.3 机械过滤器:这里暂以活性炭过滤器为例,该类过滤器能够吸附前期预处理中无法去除的余氯以防止反渗透膜受其氧化而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同时还吸附从前面预处理泄漏过来的小分子有机物等污染性物质,对水中异味、胶体及色素、重金属离子等有较明显的吸附去除作用,还具有降低COD的作用。2.4 超滤设备:超滤(UF)装置是一种过渡精度在0.01μm的物理过滤装置,它是利用外界压力的推动下截留水中胶体、颗粒和分子量相对较高的物质等;控制超滤产水SDI不大于5,足以保证超滤装置的产水纯净,符合反渗透设备对进水水质的要求。 2.5 精密保安过滤器 其主要是为了保证反渗透进水不损坏膜组件,按运行方式可分为反洗型和不反洗型;不可反洗的滤芯为一次性的,运行费用较高,但是效果较好;少部分电厂采用可反洗的保安过滤器,操作上较复杂,运行费用较低。保安过滤器成为系统中细菌滋生及有机物沉积的主要隐患。 3、运行面临的问题及调整前面说到预处理运行的正常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反渗透设备的运行,目前大部分电厂所面临的问题大致分为:混凝剂加药不当、杀菌剂控制不当等问题。3.1 混凝剂加药量的控制目前大部分电厂混凝剂用的是聚合氯化铝,结晶聚合氯化铝的氧化铝浓度为95%,需要制备成低浓度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其液体的氧化铝浓度约为10%左右,药剂投加均采用隔膜计量泵连续投加方式;通过往沉淀池(澄清池)投加,控制澄清池的絮凝效果,从而保证澄清池的出水水质达到标准,即小于10mg/L;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受诸多方面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加药过量的现象,若过量的投加会致使水中残余的铝分子等含量增加,且其生成的胶体物质很容易在膜表面发生沉积,因此产生胶体污染,而这些胶体污染物因为带有同种电荷而很难被处理,从而形成铝盐(如果用的是聚铁,那可能会是铁盐),这样会使得膜的通量会下降,造成膜的透膜压差上升; 同样如若投加量不足则会影响澄清池的运行,不足以保证澄清池的出水水质,从而会使得澄清池出水中的悬浮物上升。由表1可见,某厂3号澄清池总铝浓度超高,PAC投加量严重过量。由表2可见,经过调整后某厂3号澄清池的总铝浓度及PAC投加量恢复正常范围内。 3.2 微生物的控制目前大部分电厂的取水多以地表水为主,而地表水中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较多,而这些污染物对反渗透设备的运行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必须对原水进行杀菌处理,以控制水中微生物的滋生,减少对反渗透设备的影响。 某电厂采用的是普罗名特CDVa8A二氧化氯发生器,春夏季由于原水通量大,水温高,水中微生物、细菌增多,需要定期的投加对机械搅拌澄清池进行杀菌灭藻处理,以控制水中微生物、细菌的滋生;秋冬季由于原水水温低,水中微生物、细菌不易生存,故可以停止杀菌灭藻处理。同时也需要控制机械搅拌澄清池出水残余氯在0.1~0.3mg/l,过量的投加会致使水中残余氯含量过高,若后续还原剂投加不足,会导致反渗透膜发生氧化,从而造成反渗透膜不可逆的损害。由于活性炭起吸附作用,主要吸附水中小分子的有机物,另外活性炭对于水中COD的去除率一般在40%~98%;所以在超滤前增设活性炭过滤器是很有必要的,以满足超滤设备的进水需求。 由于水中仍然会有少量微生物及细菌的存在,而微生物和细菌会直接附着在精密保安过滤器的滤芯上面,从而影响保安过滤器的运行,故在超滤设备前还设置了杀菌剂投加系统,如若前期预处理有杀菌处理,在这里可以减少杀菌剂的投加量,控制超滤进口的余氯量在0.1~0.2mg/L; 如若少部分小型热电厂的取水源是市政自来水,由于市政自来水本身已进行杀菌处理且水质较好,可以考虑停加杀菌剂;考虑到超滤设备的出水带有余氯,因此必须在反渗透的入口处加还原剂(亚硫酸氢钠)来抵消残余氯对反渗透运行的影响。3.3 有机物污染 还原剂:即亚硫酸氢钠,固体呈白色单斜晶体粉末,有二氧化硫气味,浓度为99%,相对密度为1.49,极易溶于水,加热时易分解,微溶于乙醇、水溶液呈酸性,还原性较强,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或失去二氧化硫,在封闭阴暗干燥的环境下可以储存较长时间; 亚硫酸氢钠水溶液中,要避免阳光对溶液计量箱的暴晒,在阳光的作用下,会随时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同时不同浓度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保存期也不相同,详见表3。 还原剂加药量的大小需要采用氧化还原电位(ORP)进行监测,以控制水中残余氯的大小。但是过量的投加会导致膜表面滋生厌氧菌,形成新的有机物污染,长期运行则会给反渗透膜造成污染,从而导致产水量的下降以及运行差压的上升,且保安过滤器的滤芯也更换频繁; 通常控制其加药量为3~5ppm,控制反渗透入口余氯在0.05~0.1mg/l之间,反渗透入口的氧化还原电位(ORP)在200~300mV之间;还原剂过量投加目前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造成反渗透膜污堵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电厂的运行人员单纯的只看ORP表计进行投加,其中不以为然,ORP表其实是一种电位表, 测量数据较滞后,易受溶液温度、pH及化学反应可逆性等因素影响;另外氧化还原电位与氧分压有关,也受pH的影响(即pH低时氧化还原电位高,pH高时氧化还原电位低),在实际运行中,需要注意ORP氧化还原电位、余氯、电导或pH这之间的线性关系; 另外还需要注意氧化还原电位表计所需的流量为8-10L/h,运行中由于水中存在少量的微生物,会逐渐吸附在测量电极上,长时间不清理会造成测量误差,故连续运行30天后(预处理水质较好的话可以控制60天后)需要清理ORP表的测量电极,从而保证ORP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更多]